香草网 >地图 >教案 >

大象的耳朵教案

最新大象的耳朵教案(推荐九篇)

时间:2025-06-16 作者:香草网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大象的耳朵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理解大象的想法的转变过程。

3、通过感悟课文,体会哪怕再多的人说的事情,也不会变成真的,要学会坚持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

找出课文中大象说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象的耳朵》,认识了生字宝宝,下面我们一起和它们打打招呼,叫出它们的名字。

(课件出示)

似的 耷拉 竖起来 竹竿 撑起来 跳舞

心烦 扇子 遇见 头痛 不安 慢慢地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板书课题:大象的耳朵)

二、学习课文。

1、理解感悟第1自然段。

出示“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大、耷拉着)

谁能读出大象耳朵的特点?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比喻的手法,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

谁能像这样用“像”来说一句话?

2、学习2-8自然段。

感悟小动物们认为大象耳朵有毛病的原因。

(1)、大象的耳朵这样大、这样有特点,为什么小动物们却说它的耳朵有毛病呢?(生:因为小动物们的耳朵竖着,大象的耳朵耷拉着。)

(2)、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2-8自然段。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屏幕上的话,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指出了大象耳朵的问题。(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

当小兔子说大象的耳朵有病时,大象是怎么回答的?他又是怎么想的?

(“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大象此时可能在想,真奇怪,我的身体长得本来就是这样的啊。)

后来,小羊、小鹿等其他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很奇怪时,大象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想的?

出示:“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你怎么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

(自己对自己说,大象自己对自己说话。)

从这句话来看,大象此时的想法有了什么变化?

(起初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决定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

3、学习9-12自然段。

(1)、请你们自由读9-12自然段,看看大象是怎么做的?

(“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2)、大象把耳朵竖起来以后结果怎么样了?

(3)、出示:“可是,大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的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

(原来大象的耳朵耷拉下来是有原因的,由于大,容易进蚊虫,所以才耷拉下来。)

(4)大象把耳朵耷拉下来,还有什么好处?

出示“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5)、现在,你们明白了什么?

(大象的`耳朵根本没有毛病呀,耷拉下来是有道理的。)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用横线画出大象说的话。

(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3)、此时大象的想法又有什么改变呢?

(他决定放下耳朵,做回自己。)

(4)、课件出示“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小组议一议:如何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

(5)、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6)、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不错,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不能因为跟别人不一样,就舍弃自己的优点,要坚持做自己,因为做自己最好。

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从大象撑起耳朵又放下来这件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象?为什么?

这是一只聪明的大象。

这是一只有主见的大象,他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2、你想对大象说什么?

四、布置作业。

回家后,把《大象的耳朵》讲给爸爸、妈妈听。

大象的耳朵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似、耷”等9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4、通过学习课文,懂得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图片。

2、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检查朗读。

2、听写生字,并组词。

二、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课件)

师: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请朗读第1自然段。

1、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读。

2、读懂了什么?

交流:耳朵大,像扇子,耷拉着。

3、作者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说明大象的耳朵很大。

4、说话练习。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

过渡:正是由于大象的耳朵大并耷拉着,所以引起了许多小动物们的.好奇和关爱,请阅读第2~7自然段,画出小动物们是怎样说大象的耳朵的。(课件)

(二)学习第2~7自然段。

1、学生自主学习,画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

小兔子:耳朵竖着。

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都在说大象的耳朵,大象听了是怎么想的?

3、指导朗读。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三)学习第8~13自然段。(课件)

过渡:是呀,这个说,那个说,让大象不安起来,那大象是怎么做的?又遇到哪些问题?画出有关的句子。

1、学生边读边画。

2、同桌交流。

3、全班展示。

(1)不安——得让耳朵竖起来——用竹竿撑起来

(2)当大象把耳朵撑起来时发生了什么?

出示课件“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3)练习说话。

又_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

(4)是呀,大象的耳朵就像一扇门,把小虫子都挡在门外。如果把门打开,小虫子就随便进出,大象怎能安宁呢?所以大象又是怎么做的?

(5)出示课件: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你读懂了什么?

大象的耳朵有挡蚊虫的作用。

4、指导朗读。

5、最后,大象得出这样的想法。(出示课件)

6、理解最后一句话。

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三、拓展延伸。(课件)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板书设计

大象的耳朵

不安——得让耳朵竖起来——用竹竿撑起来——有虫子进入——耷拉下来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并积极投入其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猜谜语、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入课文学习。通过当小老师、比赛等形式,让课堂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情趣,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其中。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于是,我努力将这一理念体现在识字和阅读教学中。

我是通过下面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

(一)我先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再引导他们合作识字,交流方法。我通常会说“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记啊?”“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通过循序渐进的识字过程,学生在自主、合作、游戏中,识字能力有所提高。

(二)在阅读教学中,我大胆把时间放给学生,鼓励进行小组合作朗读,然后再进行小组展示读,评读,赛读。这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更好学习的引导者。

三、朗读想象,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积累语言,感悟道理。

朗读是低年级的训练重点。在学生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他们读出不同角色的特点,读出不同的情感体验。在这节课上,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交流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读好问句,使学生充分地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大象的耳朵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大象的耳朵》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是一篇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大象因为别人的提议而支起耳朵,最后发现不合适又放下耳朵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文章前后呼应,结构明了,语言生动活泼,很容易理解。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大象: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陆栖哺乳动物。大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上百只大象。大象的皮层很厚,可有效防止蚊虫叮咬。象牙是防御敌人的重要武器。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读拼音,写词语。

shàn zi kuài màn yù dào tù zi

( ) ( )( )( )

ān quán gēn běn tòng kǔ zuì hǎo

( ) ( ) ( )( )

二、连一连。

dā shù gān fán wǔ

竖 耷 烦 舞 竿

三、写出下列句子的言外之意。

1.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阅读理解。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这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小兔子。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小兔子说:“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出病了。”

1.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

2.选择题

读“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应该用( )语气。

①惊讶,不可置信 ②兴奋,高兴 ③伤心,难过

3.小兔子依据什么来判断大象的耳朵有毛病?它的说法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你觉得大象应该听取其他动物的观点吗?说说你的想法。

参考答案

一、扇子 快慢 遇到 兔子 安全 根本 痛苦 最好

二、dā shù gān fán wǔ

竖 耷 烦 舞 竿

三、1.你的耳朵不应该耷拉着。 2.他们都这么说,我的耳朵应该是真的有毛病啦。

四、1.耷拉-----竖着

2.① 3.小兔子觉得自己的耳朵是竖着的,看到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就认为大象的耳朵生病了,他的判断是错误的,因为各人有各人的特点,不能说他跟自己不一样,就是有毛病。

五、示例:我觉得每个动物的耳朵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不是多数人的耳朵都是竖着的就必须保持一致,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

大象的耳朵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似、耷”等9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能借助大象的话,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读好文中的问句,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课件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

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大家知道大象都有哪些特征吗?(学生举手回答)没错,大象有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白白的象牙,壮壮的身子和细细的尾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出示课题:大象的耳朵(齐读课题)

1.大象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眼中的大象。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多音字:扇:shān扇动;shàn风扇。似:shì似的;sì似乎。

(2)图片识字:竖、竿、舞。

(3)与生活体验结合识字:痛、烦、耷。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名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象因为别人的看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后来又把耳朵放下来的故事。)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4.指名读第1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

(2)练习说句子。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3)就像《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动物们的尾巴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动物们的耳朵多种多样,功能也不同。那么大象的耳朵会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下节课接着来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写的字,明确其书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

遇:半包围结构,笔顺是,“辶”是三画,右边的笔顺要记清。

最:“耳”的首横要写长,盖住“又”字,末笔横改提。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大象的耳朵教案 篇5

一、课文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小动物们都说大象的耳朵耷拉着是有病了,导致大象以为耳朵真的是有毛病,就用竹竿把耳朵竖起来。小虫飞进大象的耳朵眼儿里,弄得他又头痛有心烦最后,大象还是让自己的耳朵耷拉着,做回了自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改变自己。

二、生字及笔画

(要求会书写、组词、注音,知道笔顺、偏旁)

三、二类字组词

(要求认识、会注音)

四、词语解释

耷拉:意思是松弛地下垂;松弛地向下挂着。

散步:指为了锻炼或娱乐而随便走走。

生来:天生,从小时候起;从来。

不安|bian不安定;不安宁。例句:他打碎了

竹竿|zhu gan砍下来的削去枝叶的竹子。

心烦|xin fdn心里烦躁或烦闷。例句:他整

五、近义词

耷拉——下垂、散步——漫步、生来——天生、不安——忐忑、经常——常常

六、反义词

不安——安心、经常——偶尔。

七、多音字

1、似:

[ sì ]相似、类似、似乎

[ shì ]似的

2。扇:

[ shàn ]扇子、电扇

[ shān ]扇风、扇动

八、段落大意

第1自然段,写大象的耳朵耷拉着。第2~5自然段,写小兔子遇到大象,说大象的耳朵有病。第6~7自然段,写好多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有病。第8自然段,写大象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决定让它竖起来。第9~10自然段,写大象用竹竿把耳朵撑了起来。第11自然段,写大象把耳朵撑起来后,烦恼也跟着来了。第12自然段,写大象把耳朵放了下来。第13自然段,写大象明白了自己的耳朵就是和别人的不一样。

九、课文提问

1、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大象的话:“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大象开始觉得自己的耳朵生来就是这样的,小兔子的话,他并没有在意(坚定)。后来小羊、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都说他的耳朵有病,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有问题,便想办法让耳朵竖起来(动摇、不安)。但耳朵竖起来后,烦恼也来了(改变)。最后大象还是觉得让耳朵耷拉着好(再次坚定,做回从前的自己)。

2、“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正确看待别人的看法,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改变自己。也从侧面告诉大家,要正确看待别人的特点,正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的外貌、性格才不一样,更容易让大家分辨出来。

大象的耳朵教案 篇6

《大象的耳朵》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了大象耷拉着一对耳朵,小兔子、小鹿子、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见到别人都这么说,大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头痛又心烦,它又把耳朵放下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教学目标:

1.会认“似、耷”等10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要学会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识记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预测激趣。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有一位动物朋友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学习,想知道它是谁吗?(生:想)猜中了谜语,就可以把它叫出来呀!

1.课件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

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出示课文插图:大象)

3.说说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大象?(当学生说到大象的耳朵时请同学用自己的说说大象的耳朵)

4.出示生字“耷”,趣味识字。

5.(出示插图中其它小动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6.出示课题:大象的耳朵。(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多音字:扇:shn扇动shàn风扇

(2)图片识字:竖、竿、撑、舞

(3)与生活体验结合识字:痛、烦、耷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象为了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的故事。)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小结提升。

1.出示重点语句“你家是人家,我是我。”

2.抽生说说大象是为什么这么说。

3.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五、作业设计:

1.认真抄写文中的生字、新词。

2.给爸爸妈妈或好朋友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大象的耳朵

耷拉竖着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大象的耳朵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似、耷”等9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能借助大象的话,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读好文中的问句,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课件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

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大家知道大象都有哪些特征吗?(学生举手回答)没错,大象有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白白的象牙,壮壮的身子和细细的尾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出示课题:大象的耳朵(齐读课题)

1.大象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眼中的大象。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多音字:扇:shān扇动;shàn风扇。似:shì似的;sì似乎。

(2)图片识字:竖、竿、舞

(3)与生活体验结合识字:痛、烦、耷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名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象因为别人的看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后来又把耳朵放下来的故事。)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4.指名读第1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

(2)练习说句子。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有,像。

(3)就像《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动物们的尾巴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动物们的耳朵多种多样,功能也不同。那么大象的耳朵会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下节课接着来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写的字,明确其书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

遇:半包围结构,笔顺是,“辶”是三画,右边的笔顺要记清。

最:“耳”的首横要写长,盖住“又”字,末笔横改提。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谁来说说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作用?

2.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

二、学习课文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2~8自然段。

(1)指导读好问句。

“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好奇)

“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疑惑)

“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怀疑)

(2)分角色朗读,看看谁读得最好。

(3)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出现了哪些动物?(大象、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读完后,你发现了什么?(大家都疑惑大象的耳朵为什么是耷拉着的)

(4)学习第8自然段。

①“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这一段?

②你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吗?他有必要把耳朵竖起来吗?

2.学习第9~12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读。

(2)大象是怎样让耳朵竖起来的?(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3)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做大象舒服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不舒服,经常有小虫子飞到大象耳朵里,还在他的耳朵眼儿里面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4)现在,你觉得大象应不应该把耳朵竖起来?(不应该,因为大象的大耳朵耷拉着能起到保护作用)起到了哪些保护作用呢?我们一起来读第12自然段。(学生举手回答:防止虫子飞到耳朵里,还可以把虫子赶跑)

(5)了解大象是怎么改变的,改变后导致了什么结果。填写下列表格:

大象的耳朵撑起来(竖着)有小虫子飞进去跳舞吵又头痛,又心烦放下来(耷拉着)虫子飞不进去一扇赶跑舒服

3.指名读第13自然段。

(1)指导学生读出轻松的语气。

(2)现在你知道大象为什么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了吗?我们请几个同学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一谈。(要喜欢自己,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地方,不能只听别人的意见,去迎合别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三、小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要正确地看待自己的特点,喜欢自己,不要因为他人的意见,改变自己迎合他人的想法。)

2.齐读课文,记住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教学板书]

19大象的耳朵

大象的耳朵

耷拉着

虫子飞不进来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课文时,开课是非常顺利的,猜谜是学生最喜欢的方式之一,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效率非常高。另外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是分角色朗读,学生的表现欲很强,所以通过朗读的方式就能比较好地掌握问句的读法,同时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很快地了解了课文内容。不足之处是没有准备头饰,另外就是在本文道理的理解上,学生的感悟还不够深刻。

大象的耳朵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汉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符合自身实际,不要轻信于人,要坚信自己的主张。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汉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符合自身实际,不要轻信于人,要坚信自己的主张。

教学过程:

一、谜语入文,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象》。

2、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3、出示小象的图片。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注意文中的多音字。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似、耷、咦、竖、竿、舞、痛、烦、扇。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竿、烦、耷、扇、似。

(1)比较认知“竿”和“耷”: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配合图片认知和生字组成认知进行)

(2)“似”和“扇”字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占格,把字写好看。

(3)“耷”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配合图片认知进行)

5、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大象为什么耷拉着耳朵呢?小伙伴们的话对他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一起来认真学习《大象的耳朵》吧。

1、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shì)的耷(dā)拉着。

这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小兔子。

小兔子说:“咦(yí),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小兔子说:“你看,我的耳朵是竖(shù)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有病了。”

后来,大象又遇到了小羊。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

(注意语速的快慢,注意多音字的读音,读出大象、小兔子和其他小动物的语气来。)

2、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ɡān)把耳朵撑起来。

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wǔ),吵得大象又头痛(tònɡ),又心烦(fán)。

(认真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大象的自言自语来。)

3、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shān),就能把他们赶跑。

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仔细思考大象的语气,注意停顿。)

五、课堂展示

1、戴上漂亮的头饰分角色读一读文章。

2、说一说大象的想法是怎样发生改变的。

六、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流利,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扇、慢、遇、兔、安、根、痛、最。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根、最、遇、兔”的注意要点。(预设:“兔”不要

少一点;“根”注意“木”做偏旁,捺变化成点;“遇”注意偏旁的写法;“最”注意“日”的写法。)

4、学生临写生字。

七、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大象的耳朵》”,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大象的耳朵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扇”“似”。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好问句。

2.联系上下文,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读题提问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为大家读读这个谜语?

脸上长鼻子,

头上挂扇子,

四根粗柱子,

一条小辫子。

谜底是什么?大象。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说说看。你真懂猜谜语。

2.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大象的故事——《大象的耳朵》

请看老师书写课题,同学们也可以举起金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大象的耳朵)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大象的耳朵怎么了?)

(二)听故事,认生字

1.带着问题,听老师讲故事。师范读,一边读,一边出示关键词(课文的生字)或图片。

2.谁来回答刚才同学的提问。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知道的?出示第一自然段。

找找课文里还出现扇字的地方,读一读,注意读准多音字“扇”,并做动作牢记“扇子与扇风。通过图片理解扇字的户字头。一扇(门)(师范写)

找出另一个多音字“似”,读准翘舌音,想想以前学过的'课文里哪里出现过这个字,读什么。(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耷拉的意思,结合耷的字形来理解大象耳朵大。并让学生做做耷拉着脑袋、耷拉着眼皮来理解耷拉就是垂下来的意思。找出和它意思相反的词:竖着(立起来的意思)

(三)指导阅读,读好问句

1.想想大象耷拉着的耳朵怎么了?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并画出课文中的问句。

请学生回答。同桌互相复述故事。读好三句问句。

2.出示小兔子和大象的对话,同桌扮演读。

请同学出来戴头饰读。

全班起立读。

3.检查朗读,开火车整段读

4.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四)写字指导

半包围结构的字:扇、遇、痛

(五)布置作业

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验收课:验收课:19.大象的耳朵

验收课:验收课:扇:耷拉

验收课:验收课:兔:竖着

本文来源:http://www.31xc.com/jiaoan/5193.html